分享从杂志上读到的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对比手法运用得相当精彩的文章.
是人心随时间而改变了;还是人心早已变,只是当年还小的我们还不懂得分辨呢?
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受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或人性间越来越遥远的隔阂,但本身还是坚信,
只要不迷失自己,我们总会遇到能穿过自己心墙的人。
小时候,我家四周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我常站在田埂上对别的小朋友说:“田间的那栋房子就是我的家,这块田则是我家的院子,你们随时都可以到我家来玩。”
七岁的时候,我搬进了城市,院子变小了,四周种了些七里香当作围墙,我常跟邻居的孩子们在树墙间穿来穿去的玩耍,我说:“我家的这道墙,处处都有门,随便你们进入。”
十岁的时候,家里把树墙除去,改建了一堵砖墙,墙不高,所以邻居小朋友们常站在墙外的垃圾箱上跟我聊天,有时他们的球不小心掉进来,就自己爬墙过来拾。
十二岁的时候,母亲把墙加高了,并在顶端砌上尖尖的碎玻璃,她说:“现在人心坏了,总要防着些。”但我觉得自从墙加高之后。院子里的阳光变少了,感觉院子也小多了。
二十六岁的时候,我们搬进了一栋公寓,除了窄窄的一个阳台,根本没有院子。我们在门上装了猫眼,有人来访,总先看看是谁才开门。
二十九岁的时候,我单独到了纽约,住进一栋大楼的套房,连阳台也没了,朋友来,我非得在电话里问清是谁,才敢按钮请他进来。
三十年来,由没有墙的大院子,到没有院子只是墙,这不仅是住的改换,也是心灵的变化。
幼儿时,我的心是开的,纯真地欢迎每个人进入我的心房。
儿童时,我的心是半开的,要进来的人随时可以进来,我从不加阻拦。
少年时,我心外筑起了高高的墙,但是在墙里仍有我可爱的院子,虽然阳光少些,我依然可以在其中玩耍。
青年时,我心里的小院子也被剥夺了,而不得不从“小洞”看每位采访者。
现在,我到达这个世界上最热闹,最繁华。也最进步的城市。我的心却像放在一个小小的密封的盒子里,虽然别人夺不走,我却也见不到和煦的阳光,也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
我多么希望再拥有儿时的天空,那是个又宽又大的天空,不为浓烟所遮蔽,不被高楼所侵夺。
我多么希望再有儿时的田埂,它虽然又窄又小,但四通八达,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它,进入我的家。
如果我不能再拥有那么开阔的心墙,也请赐我一个七里香的树墙吧,让我的花香飘溢四方,让朋友随意穿梭,因为我实在不喜欢那些只会隔离人与人的钢筋水泥围墙。
读后感:
或许是人多了,竞争力提升了。
ReplyDelete生活压力提高,通膨,间接中提高犯罪率。
如果每个人收入足够于生活,我觉得没有人想要犯罪。
这基本就是国家的政策所带来的长期影响
- 廉价外劳
- 教育制度
- 贪污
- 国联公司
- 不开方式的tender
- 统制品
- 防范措施
我们的领导人说这是全世界面对的问题,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