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4, 2017

集中和分散投资

昨天和股友聊天提到这个老掉牙的课题, 话题虽然老,  但至今仍然是各有其说的方法, 只因为两种策略都有其优劣处, 而且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合适度, 没有一概而论的统一标准.

个人浅见, 决定使用集中或分散式的股票投资法, 主要取决于3:资金规模, 研究时间, 个人性格

~ 资金规模

坦白说, 如果能够用于投资的闲钱不多, 基本上也无须谈论和过于在意金额配置的问题; 反之如果可运用的闲钱多, 加上当下被低估的公司有不少, 那就不妨分散投入各种存在的机会.

怎样才算集中, 具体而言, 个人理想标准大致如下:

资金规模 /集中方式的不同公司股份数量

 100 千以下 /4家以下, 100~500/47, 500~100/10家以下,100万以上/1020

基本上, 就是尝试让自己做到本小集中,本大再逐渐分散的方式, 即使买入的公司数量多于提到的个人标准也不能说是”, 而是觉得该被归类为分散投资而已.

~研究时间

除了资金上的集中”, 时间上的集中/分散也是差别之一.

每个人所愿意和能够花在研究投资的时间都不尽相同, 尤其对能够全职投资和打工仔而言更有明显分别.

一般而言,集中式的投资方式所花的时间或会如此:

初步观看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据, 这步应该不需要花超过半小时.

 如果表面数据判断出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公司,就可以再花时间仔细剖析财报上的思考点, 例如成长率, 公司各部门/国内外地域的获利比例与情况, 资本支出的计划与状况,profit margin的增减与理由, 对客户的定价和对supplier的仪价的空间, 管理层的风格和文化, 对汇率变化和政府政策的潜在风险, 竞争对手等等.

看了财报,如果本身对该行业的生意本质了解不多,可以进一步搜索该行业的各种资料, 无论是研究报告, 报章杂志, 或者请教从事该领域的朋友都可以, 记得, 是在研究公司生意的相关资料,而不是想从他们身上得知一个简单的值得买与否目标价位多少这类问题.

这些了解步骤大概会花个实实在在的一星期左右, 考虑到打工族的有限闲余时间, 真正需要的时间其实会更长, 加上需要不时的跟进, 一个月能真正了解的或许就只有一两家公司.

而分散式的投资人所花的时间或会如此: 把财报大概看看,不容易理解的层面就跳过不理, 只注重主要的数据和资料, 大概了解公司是在做什么生意, 然后每季跟进季报, 从看上到决定买入一只股应该不会花超过两小时, 所以买入的公司 也可以比较多.

~个人性格

就好像交朋友, 有些人来者不拒, 浅谈深交聊什么都ok; 有些人着倾向于只和自己谈得来或有学习价值的对象交往.

就投资而言, 集中式能够减少投资决策和交易的次数, 符合股市动作越少越好的潜规律, 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时整体组合其实都是由表现最好的那几家公司撑起的, 如果眼光独到, 个性上也能够承受压力,集中的方式就比较合适, 毕竟这方法的明显弱点在于能被散户发现的好机会一般不多, 而每当一家公司占组合比例过大时,就自然会对投资人带来重大的心理影响, 因为这世上没有100%选对股的办法, 在某个时候犯错是必然的事.

反之, 分散式的好处就是少了这方面的压力, 除了看错一家公司不至于造成致命伤, 渔翁撒网的方式也能够让自己免除错失买入爆发股的机会, 不会有明知道好却没买到的后悔莫及感受, 当然, 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获利也会被分散, 即使买到爆发股,也会有赚%但赚不到理想金额的感觉.

最终,每位投资者所能够承受的风险成了决定因素, 包含了你的年纪, 离财务目标的远近, 资金, 对投资项目的了解程度, 个性等都是你所能承受的风险需要的考量.

最后, 摘录冷眼前辈的语录:

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 都必须遵守一个原则:你必须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不了解,分散投资并不能减低风险, 反而失去了分散的意义.

购买一只你有深入了解的股票,比购买十只你一无所知的股票更安全.

如果你对十只股票都了解的话,就比买一只不了解的股票安全十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