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3, 2020

不必要的育兒稅





昨天看到中國羽球員---男雙的劉成和女雙的包宜鑫與孩子共渡第一個父親節的合照,覺得非常逗趣溫馨。

在水星熊還小的時候,某次聽到阿姨向幾個晚輩聊起人生和未來,她的說法大致上是:“你現在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等有了孩子,就要以家庭為重,孩子為先,為家庭和孩子犧牲奉獻。”

當時年紀尚幼的自己是不知道其他在場的人聽到這種話是什麼感想,反正自己的解讀就是:等有了家庭和孩子,你的人生就結束了。”

從口木兄的育兒經可以得知,如果你有睡眠問題,就生孩子吧,之後你只會有睡眠不足的問題。

育兒本該是件雙贏的事,至少不應是單方的耗竭,但身邊的許多聲音似乎都在培育著家長的負罪感。

家長沒有刻意給孩子最好的,公平一點,家長給自己買的也不是消費能力範圍內最好的,而是夠用的。然而,家長正用著有點碎屏的手機,可從未為此責備過自己,為什麼在“沒給孩子最好的”時,卻會感覺內疚?

部分家長每日三省吾身,發現自己至少違背了十多條的育兒指南,於是決定多放棄一點個人的自由與享受,好像這樣就能稍稍彌补自己的“過錯”。

但內疚感實在是不必要的育兒稅。

所謂平衡家庭與工作,應該是照顧好每一個人,包括家長自己;然而不少人的“平衡家庭與工作”,指的似乎是“我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勉強搞定兩邊”,“照顧自己”就跟“環遊世界”一樣,永遠在願望清單上,但永遠不會去做。

水星熊并不是想説,父母不需要花時間和金錢在孩子身上,這不是此文的本意。

水星熊的意思是,就像飛機的廣播里說的那樣“帶小孩的旅客請先戴好你的氧氣罩,然後再為小孩戴好氧氣罩”;或者買保險時,也會被建議該先以家庭經濟支柱的家長為優先保障考量,而非還沒有謀生能力的孩子。

好比寄生蟲學里的比喻:寄生蟲要生存,必需仰賴於寄主的生存。

雖然父母沒有將人生100%的時間用在孩子身上,也沒有繳付“內疚”這個育兒稅的必要,但他們給了孩子物質和精神上的安全感和方向感。

終究,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是:

不僅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還有自己如何支配時間。

不僅和孩子一起做事,還有自己如何待人處事。

不僅給孩子買書,還有自己如何看書。

不僅跟孩子說話,還讓孩子觀察自己如何說話。

不僅給孩子零用錢,還有自己如何支配金錢。

終究,孩子獲得的不是父母希望的態度,而是父母的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