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8, 2016

卖股心理误区


读到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

想象一下, 一种罕见的疾病在大马爆发, 预计会造成600人死亡. 现在有两种与这疾病做抗争的方案, 假设经过精确的科学估计:

方案A:会有200人得救

方案B:全部600人得救的概率为1/3,无人得救的概率为2/3

面对这种情况, 你的选择是什么?

实验结果, 在这二选一的情况, 多数人选择了方案A.

同一个实验, 不过选项的叙述方式做出改变, 如下:

方案A:会有400人死亡

方案B:无人死亡的概率为1/3, 全部600人死亡的概率为2/3

结果多数人却选择了方案B

两边的AB选项后果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问题引领思考的方式不同, 得到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这是人类非理性行为的一种表现.

现在我们把得救看成赚钱”, 死亡看成亏钱去理解这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中, A必然”200的结果,让大家都觉得是应该的选项, 不会去冒一分不得的风险去选B博取低机率的600.

但如果把角度转为第二个实验中的A必然”400的结果, 则会让多数人回避A, 宁可选择B那可能亏完全部600元的结局, 也要放手一博低机率可以保全全部财产的可能.

将这种心理行为运用在投资, 我们可以看到, 人们赚到钱固然十分开心, 但承受等值的损失却会让他们痛苦得多.  所以, 人们为了避免损失而愿意承担的风险, 比为了实现同样数额的收益而要承担的风险来得更大.

简单来说, 为了不想让纸上亏损变成现实,散户通常会避免卖掉价格下跌的股票; 而另一方面, 他们却非常愿意卖出帐目上已赚钱的股票, 因为这可以让他们享受到行事正确所带来的成功感.

然而, 这种仅根据帐面亏损或盈利来做投资决策的方式显然是不明智的. 错误的相信不卖就没有损失的逻辑思维让人愿意保留一家基本面不好或变坏的公司; 反之, “卖出才是实在盈利的心理也会让人轻易将手中的好公司股份出售, 根据这种操作手法, 最后组合很可能就只剩下一堆素质不良的劣质股.

从理性角度分析, 投资者做卖出与否的决策时, 应该无视当下的帐面是盈利还是亏损, 而是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来做决定.

不是说我们不能紧握有纸上亏损的公司, 不过理由不应该是怕损失变成事实才抱着股份守到底, 而是公司经营能力没有问题, 只是大市趋势才导致股价下跌的时候, 我们握着纸上亏损的公司股份才是应有的理由.

同理, 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永远抱着, 不能卖出纸上盈利的公司, 只不过卖出的理由不应该是出自于卖出才是实利的思维, 而是公司本身的发展潜能, 获利能力等因素已经变质, 或者和可见的盈利未来相比,股价已经处于不合理的高水平, 才是以投资者角度作出的合理卖出行为.

让思维控制行为, 而非让行为控制思维.

1 comment:

  1. This article lead me to think another thing. If a company pays dividend, the company cash will be reduced and its share price will be adjusted. Shall you so emphasize to buy only high dividend companies?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