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1, 2016

搭沉船


今天新年健身所关闭,水星熊就在游艇会的沿海区跑步,一段时间没来这区域,碰巧看到了一艘沉船。

想起了无论是股票投资,寻找生意伙伴还是完成小组任务等,都没人喜欢的形容词:“搭沉船”。

在新一年的首日就看到这景象,不同个性的人会有以下几种不同想法。

悲观的人:

惨了,肯定是上天在暗喻着新的一年我的投资也会搭沉船,石沉大海,不好的预兆今年绝不能投资!

阿Q的人:

虽然是不利的预告,不过沉船的地方靠近岸边,自己即使在船上要拼命游回岸边也非难事,总不至于溺毙,意味着就算亏损也不会一无所有,感恩!

乐观的人:

我是位在岸上看着别人搭沉船的人,自己没有跟到这艘船而中招真的很幸运,暗喻着新一年投资会是顺顺利利,逢凶化吉的好预兆。

同一副画面或同一件事情,浮现的想法可以差天异地,可见,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关键,未必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情绪。

而投资者最常面对的情绪,无疑是贪婪与恐惧,当情绪高涨时,理智就会消退,失去平常心,就会背离当初设下的目标。

谈到理智这点,忘了还有一种人-

理智的人:

沉船就只是沉船,你专心跑你的步,联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干嘛?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6

财务体检

来到2016年的最后交易日, 忙碌着生活,工作或留意着股市有无橱窗粉饰的你,也别忘了为自己做个财务体检, 就好像身体健康检查一样, 定时检验, 让自己的财务往前冲锋之余,也不忘为基础保养检视,确保无恙.

几个简单的数据助你大略了解自己的财务健康状况

~储蓄比例

过去一年的储蓄额除以过去一年的总收入. 一般建议水平是应该至少达到10%, 但个人觉得能做到至少20%以上为佳. 至于有能力存下90%以上的人, 除非你是超高薪者,否则要提醒你自律性强固然是好事,但为了存钱而虐待自己并不是值得鼓励的理财方式哦.

~紧急基金指数

确保自己所保留包括银行定存在内的现金, 足以应付3-6个月包括分期付款的个人开销. 运用闲钱投资, 做决策时才不会被财务上的突发状况例如失去工作或收入减少影响判断或陷入被逼以低价出让投资的尴尬. 不过, 对于保有一年份以上紧急基金的人, 本身则觉得是过于保守了,不妨在投资方面积极一些.

~债务对收入比例

过去一年的债务还款加起来(除了房贷,车贷,保险以外,也别忘了加上一些年度式定期还款的费用如路税, 车险和 一些会员费等), 再除以一年的总收入, 建议比例不超过35%, 否则反映出你承担了比自己能力更高风险的负债, 需要考虑减少固定开销的必要性.

~资产对支出比例

净资产/年度支出, 这是不少理财师都会提到的算式, 所算出来的数字, 基本上就是代表着,你在没有任何现金流入的前提下, 只靠吃老本来过活, 能让你活多少年. 基本上数字越大反映出财务越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或许会很惊讶的知道不少人算出来的数字会少于1,也就是说失去收入后自己无法活超过一年, 是一个莫大的警号.

~被动收入比例

过去一年的被动式收入占据了你过往一年所有收入的比例, 这是衡量你的钱有没有在为你工作的重要数据. 这比例,就每个人的年纪不同而会有不一样的标准. 一般而言,年纪较轻的人, 可能刚就业不久, 薪金储蓄不多, 或者买了过大的房子, 导致可用于投资的钱较少, 被动收入占据总收入的比例少于10%也是正常情形. 如果你年纪大约40岁的话,这比例最好能超过50%, 逐步减少对工作或其它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劳力的收入的依赖.

犹如有些人排斥和讨厌做身体检查, 深怕知道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毛病而麻烦多多并影响自己的心情, 排斥让自己赤裸裸地面对财务状况的人也很多, 抱着不去想就没事的态度, 想交由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金钱问题, 殊不知这样一直逃避下去, 时间不但不会成为你的朋友, 更会成为你的敌人, 让你的财务问题累积得越来越多.

简单的财务体检, 让你了解自己那方面做得不错, 那方面不足可以在来年加强, 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才能对症下药.
切记, 最困难的, 并不是面对各种挫折打击, 而是面对各种挫折打击时, 依然不失去对人世的热情.

 

 

 

Tuesday, December 27, 2016

同事异时

到朋友家作客吃饭时,做东的夫妇有了以下的有趣小插曲。

丈夫指着桌上的其中一道菜赞许道:“老婆,这是什么菜?这菜很不错,我喜欢吃,以后多买一些这种菜吧”

妻子听后露出啼笑皆非的表情说:“这是xx菜(水星熊忘了名字),几个礼拜前我用同样的煮法煮过你还说它难吃,叫我以后别再买了”

丈夫:“对,我是记得那难吃的菜,但怎么可能是一样的!?”

妻子笑着说:“上次买的菜老,这次买的较嫩,不过都是同一种菜,你说不爱吃的是它,爱吃的又是它,真是麻烦鬼。”

相同的事物,在相异的时间所带来的差别,有时会让我们忘了它其实是同一个物体。

投资亦然。

一家基本面完好的公司,有的投资者能从中赚个几番,也有投资者会从中亏损或被逼苦苦守候等待回春的时机。

让我们赚钱而所爱的公司;和让我们亏钱而所恶的公司,其实是同一个对象,只不过有一个叫“时间”的家伙,曾经走过而已。

现在的好股,可能是将来的坏股,所以长期投资必需加上长期监管这一元素。

现在的坏股,可能是将来的好股,所以寻求良机必需加上反向思考这一元素。

此刻委地的尘泥,
曾是昨日在枝头喧闹的春意,
两者之间,
谁才是那花呢?







Monday, December 26, 2016

写给有同志的家庭的回信







今天一早收到让水星熊深受感动的真挚信件.

对来信的妈妈,首先,恭喜同志权益的争取在昨天跨前了一步!更重要的是,水星熊想感谢你对孩子的宽宏接受,你的个案相信也能够给予同志团体很大的勇气!

想表明的是, 个人觉得,“不支持同志的人恐同者的群体是有分别的,前者其实还算明白事理,不支持和不鼓励同志但他们也不会刻意中伤;后者则是纯粹的攻击与伤害,为反对而反对.

简化那篇让你动气的文章,该文其实从前面到中段的一大半和同志课题无关,是他在兜圈子谈辛酸史和称赞自己有多无畏,动机不明,也和同志主题没有关系,就不多评论,只是觉得,真的有某个长处的人,是不会如此由自己来强调自己的优点的, 犹如冷眼前辈的大马股神的名号也不是他自己要的,而是媒体给他的称号.

该文章的另一半主要是包含一些尝试扭曲他人思想的比喻攻击,人类灭亡和以宗教为主来审批同志这个社会少数的群体.

杀人恋童之类的比喻就不多言,因为那是异性恋者也有的行为,和同志课题无关,纯为攻击而用,可以无视.

而同志导致人类灭亡的无稽之谈,其实你也已经在来信很好的回应.人类的自然诞生,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结合,不是一男一女的交往交配才能有的结果,只要身体健全,男女同志也能通过科技的辅助拥有孕育下一代的生理能力,”只有异性恋者能繁殖后代这一说法只是偷换概念的一种解说.把一个家庭成立的目的,说成只是为了繁殖后代也是一种肤浅的理解,有爱就有家.

至于宗教,水星熊是无神主义,个人更相信在浩大的宇宙,有着超越人类的高等智慧生物的存在,他们很久之前来过地球,现在可能部分已离开,也有部分还在,未必是同一个星球的生物,他们留下的各种超越当代人类理解的事迹,被人类在后来注释为各种宗教的神迹,而延伸出今天的各种宗教教义,他们未必在乎人类如何看待他们过往的行为.当然,这只是自己相信的一套,未必就是事实.搞笑地想,如果死后没必要冒着被部分人类设立的教义审判去地狱的风险,就投资观点来说肯定不会亏损,那不是很好吗?

想表达的是,和水星熊一样,包括无神论主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信奉的一套教义,所以把教义=法律的话,肯定冲突连连,是行不通的.

话虽如此,本身还是觉得宗教绝对有存在的必要,只要是导人向善的教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那就有存在的价值.只是不能以个别的教义来作为立法的基础去管制所有的人类,否则所有回教国就要不分种族禁止全民吃猪肉,佛教或兴都教为主的地方都要全民禁止吃牛肉了.信仰本身应该是自由的,和性向一样,你可以不相信别人的一套,但没有必要去贬低别人的存在价值,如果伤害他人就是你的教义教导你的事情,那是应该盲从的事吗?

和你分享自己对恐同者言论的一套解读法,他或其他妖魔化同志的文章里有很多论点其实都是对,只不过使用的对象不是同性恋者,而是恐同者.

例如父母见到孩子在做错的事情,就该教导他们什么是对的,这点自己也同意,所以同理,见到孩子有恐同心态也应该加以指正,教导他们尊重的道德观念,勿让他们没有由来的去以言语甚至身体去伤害同志.

又或者,提到有些杀人犯杀人也不觉得自己是错的,这点也认同,就犹如有些恐同者不觉得自己因恐同而去伤害别人是错误的一样.

简单而言,只要把他们文章里的同性恋者改为恐同者,其实就说出了你我的心声,虽然很多时措词稍嫌激烈幼嫩,但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拉下身段学对方的泼妇骂街,因为这样只会让我们成为和对方一样不说道理的人.

如果一开始就存在的东西就是绝对不可更改的正确存在,那透过演变才有的一夫一妻制至今也不会被运用,也会被定为是错误的存在,恐同者很多的双重标准逻辑是说不过去的.婚姻制度就是不断研究,接受,尊重,妥协,以人权为主,让各种形式的爱都有被法律承认的空间,而不是让少数人变成次等人,锄弱扶强的手段.

写了很多,希望你静心乐观一想,不管恐同者怎样看待同志,同志群体早已存在,一些人觉得立法会让同志变多,其实只是有法律保护不被恐同者侵害的情况下,勇敢浮出水面的同志,愿意以真实的自己面对他人的越来越多而已,这也是值得鼓掌的可喜现象.

而社会,也从以前完全不能谈论接受同志课题,逐步来到同志被世界公权定为非病态,甚至今时今日的能否谈婚论嫁阶段,也是少数前人愿意努力不断争取的成果.

和投资一样,如果我们只专注眼前的困难,就容易忽视了一路以来长期投资的结果,看回以前,对比现在,虽然过程很慢,你的组合也是逐步进化中,就可以给当下的自己更多坚持的动力,挺同运动一路走来,也是如此.

再次感谢你的来信,读到你女儿出櫃的那一段,自己的眼框真的湿了,尤其是让你感到难过的理由,让水星熊很感动.希望能够有多一些像你们一样的家长,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祝你和家人幸福,新年快乐!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6

折枝

搬到新家后, 庭院有不少植物和树, 绿意盎然.


今早起床时, 见到院子里一棵树的一根枝条被折断掉落到地上, 这也是这树上最长的枝条之一.

 昨晚没有下暴雨刮大风, 有少许纳闷它是怎样折断的, 其中一位员工告知, 从切断口观察, 它应该是没有节制地长得太长, 到了一个无法承受的程度而自行折断,不是人为的.

看着这折断的树枝条, 水星熊想起了受到伤害的人.

其实, 人生很多的伤害, 并非来自外界的风雨, 而是源于我们自身所抑制不住的内心欲望,贪念或自觉的弱点, 就和这树枝一样, 折断的理由,不在于外来因素, 而在于本身长得过长.

我们痛苦时, 都爱怪别人, 但如果不是自己内在已有伤, 别人的行为,语言和态度, 其实难以让我们在意,甚至烦恼.

例如觉得自己丑的人, 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外表的评价, 这种在意并不是因为他们渴望别人赞美自己, 而是内心恐惧自己觉得丑的感觉变成别人口中的事实”, 是我们自觉丑陋, 别人的言语才会让我们痛苦.

又或者在了解不足的情况下买进了某家公司的股份后, 会特别在意别人对它的负面评价, 内心恐畏 自己对公司的有限了解会反映在别人的口中, 是我们所做的功课与自信不足, 市场的杂音才会让我们动摇, 无法一笑置之.

一项投资最大的风险在于投资人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不清楚自己花钱买了些什么,投入的资金在未来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

心中有伤, 即使别人不说, 你也会感到茫然痛苦, 最终有如无法自控的树枝般折断, 别人的话语, 只不过加速让内心的苦恼发酵.

最简单的应对方法, 就是把自己内在的伤治好-直接面对,建立自信, 否则别人的言语就会不断让你受伤, 即使对方可能只是无意识地说出了你的伤和恐惧.

重要的, 是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 对自己的人生和金钱负责, 而不是对他人的言语介怀.

顺祝各位迟来的冬至快乐, 从昨天到今早在面书看到很多汤丸照片的轰炸,有点受不了的感觉, 再看到的话, 水星熊就要灌大家喝冬至cappuccino 了 (照片取自Bookmark coffee)

 

 

 
 

 
 

Monday, December 19, 2016

写给对毕业后感到不安的人

今早听过Harry仔聊关于80/90后的FB live,有感而发的文章。这是有不少负能量的一篇文,今天的你心情不好的话建议就此打住。

记得中学毕业前夕,和三倆好友坐在学校附近的嘛嘛档谈到毕业后的去向这话题时,自己曾说过,当参加过毕业典礼,上台拿了证书,拍过照回到家以后,下一步该做什么还真的不懂。

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的毕业,除了知识和一纸证书,毕业后的那一刻还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首先伴随毕业而来的应该是“恐慌”,不管毕业后你是想工作,读专科,还是出国,你的人生选择面将大幅增加。之前求学时选择的学校,科系等可能未必是你心仪的,而是家长安排的,你只能言听计从,毕业后的你已经是位二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你有了欲望,有了判断力,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向,开始可以掌控经济自主权的你,反而会畏惧未知的现实社会。

怕房价太高,不管加班到几点,薪水都买不起一个厨房。怕命运让你独孤一人,想找人分享分担自己的快乐忧愁也不能。怕世界太大,自己太渺小,无论待多少年都无法融入它。

所以,继恐慌后,毕业后带来的第二点就是“赚钱的迫切感”。

求学时学校食堂用餐几元就可了事;到外时花上两位数也未必饱肚。求学时住家里或学校宿舍由家人承担费用;到外地工作时就有租房子的压力。求学时父母给几百元生活费就够用;到外工作时拿着几千元的薪资也还是捉襟见肘。

此外,赚钱的压迫感很多时也源自于和别人的攀比,以前读书成绩和自己没差多少的人,一年却能挣六位数,而自己就要挤LRT上下班,为微博的薪水加班到双眼无神。一个努力读书的女生需要工作苦干,生活水平却比不上一个不读书只顾打扮,然后嫁给了一个条件不错的男生的同窗。

你说社会公平吗?当然不。学校只能保证我们接受的是同等质量的教育,不代表我们能过同一个等级的人生。毕业只是一个起点,真正能去那儿,靠的是你自己。

对于社会的现实,我们必需学会对他人见惯的技巧,除了要学会见惯一些比你勤奋,比你好看,比你聪敏的人过得比你好;也要见惯一些不比你勤奋,不比你好看,不比你聪敏的人还是过得比你好。我们能做的,是摆平攀比心态,在属于自己的路付出前进,这样或许一辈子还是赢不过人家,但绝对有能力胜过刚出校园的自己。

不过,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风险,如上述提到的,努力打扮自己的女子,她好歹也用心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女神,每个人资质不同,打扮未必就比读书学习容易。只能说,两位女生选择了不同的路,“读书女”或许只看到“打扮女”的回报率很高,但却忽略了,青春和美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打扮女所选择的路之赌注和风险,比读书女来得更大。

这也引申出毕业后为我们带来的第三点~“自我负责”。

毕业后的每一个选择,都要由我们自己承担后果,可能很多时我们都会想把出问题的理由归咎在别人身上,但内心深处知道,该对自己负责的人,还是自己。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大小选择,而每个选项都会有正负两面的影响。例如乡下佬近来写过的,在2016年他选择了事业,就免不了冷落家人;可能我们选择了存更多钱,就免不了和部分爱享受的朋友减少往来;选择和上司熟络,在同级人当中就可能被视为不可信任,靠拍马屁上位的“金手指”。故此,和投资一样,没什么所谓万无一失的策略和选项,大家的人生都会有出现漏洞得失的时候,只不过比较懂得掩饰的人,会只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呈现出来给我们看而已。

虽然写了很多可能让你感到无力的事实,让你觉得毕业后,求学时藏在书本背后的现实困境开始一个个跳出来张牙舞爪地为难你。恐慌,迫切感,自负后果等听起来都非常恐怖。

但,请相信一点,你面对的所有艰难,包括毕业时的恐惧,第一次上班的恐惧,第一次出国打工前的恐惧,结婚前夕的恐惧,迎来第一位孩子的恐惧,自行创业的恐惧等等,都是值得的。

若干年后,你会想起,自己是怎样茫然的从校园被赶出来,在一个遍布陷阱的陌生地方开展人生的新一章。你会想起,当时的你是如何害怕未知,如何害怕现实。但,你也会从中意识到,自己就是从这份恐惧感笼罩的状况下,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站稳双脚,慢慢地抬起头来,成就了当下的自己,自信也会随之而来。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6

勿为投资而投资

昨天读到歪歪所写的,关于电影会员卡的文章,联想起和朋友闲聊时提到下个月就会迎来农历新年一事。

新年期间,我们常从亲友哪儿听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今年有什么贺岁电影好看?

别人说好看的,通常都很自然的也会去看;然而,别人说都没有好看的,还是有人会想去看看某部电影“到底有多不好看”,看完了以后才来一堆抱怨批评,一种值得玩味的消费心理。

投资世界,我们也很常听到的问题之一,就是xx股还可以买吗?现在的行情还可以投资吗?

别人说能的话,通常都会吸引到提问者进场,然而,别人说不能的话,部分提问的人口头上会说:“那我就等等”,可是转个头还是按捺不住,心痒难耐地拿钱去投资,提问的初始意义和随之而来的投资心理也挺有意思。

也想起艾尔文在讲座时聊过的题材之一:

不要只为了投资而投资

从“为看电影而看电影”的人身上,仿佛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有些人发问问题,并不是要征寻别人的意见,只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认同自己的声音,直到听到自己想听的答案为止,咨询投资意见时亦然。

其实,新年时要是真的没有好看的电影就别抱着“新年一定要看电影”的心态逼自己去看,选择和家人朋友做别的事情吧。

同理,要是当下的自己真的没能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来运用自己的闲钱,就先为将来的机会储备实力,继续做功课寻找值得投资的良机才投入资金吧。不要因为想买蓝筹或某支股而在它处于高价位时也“只因为想拥有”而买入。任何好的东西,只要价格太高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

我们虽然不能无止境的等待,但等待确实是投资的一部分,无论我们是还未进场而需要等待尚未来临的机会;还是我们进场后需要等待投资的成长,都一样需要耐性和忍耐力。

别让发热的闲钱冲昏你的脑袋,让自己成为在股场里的非理性购物者。

别让自己投资的理由,变成纯粹是因为想投资而投资。

我们要练就的,应该是“养”股术~存养好股之术;而非“痒”股术~手痒乱买股之术。
 

Tuesday, December 13, 2016

启蒙 VS 洗脑

多数的事情,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启蒙师,学艺,爱情,事业,价值判断,当然也包括理财投资。

然而,一个人眼中的启蒙恩师,在另一个人眼中看来却可能是不怀好意的洗脑者。

启蒙与洗脑,共同点在于影响一个人在某领域的观念与思维,虽然意思相近,但两者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

举几个常见的对比例子:

洗脑~“跟着我,有肉吃!”
启蒙~“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脚去行走。”

洗脑~“没办法,大家不都这样吗?”
启蒙~“大家都这样,就是正确的吗?”

洗脑~“某富豪过着的那种羡煞旁人的生活,是你该追求的目标”
启蒙~“生活无分好坏,只在于找寻自身的快乐意义,别人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的标准”

洗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启蒙~“能做你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

简单而言,

洗脑,让人盲目服从他人,使自己成为工具;
启蒙,让人认真思考自我,使自己成为主人。

要避免被洗脑,其实不难,对不明而来的机会或言论,只要做到尊重常识,保持独立批判的精神,对事情质疑,分析,不盲目从众即可。

今天的你,有被某只熊洗脑了吗?





Monday, December 12, 2016

不老的传说




“有没有女朋友啊?”

年过卅后,这是往常每次回国期间被问起最多的问题,主要来自家人。

“你是在读书还是做工啊?”

这是最近一次回去时被问起最多的问题,短短三个星期,在以下的地点被不同的陌生人提问上述问题:

~理发室
~书店
~电玩店
~DVD店
~Midvalley里某位credit card销售员
~银行里某位基金销售员

三十有四的水星熊,回答:“已经在做工”后,后续问题通常是:

“哦,你应该是刚初入社会做了不久的新鲜人吧,做什么工?”

“做外劳”(附微笑,微微的奸笑)

自己很常被新认识的人误以为是25-26岁之龄,在样貌普遍较老成的洋人眼中,甚至常被看成是学生,有好笑也有懊恼的时候。

比实际年纪年轻的外表,有好有坏,好处,在于省却很多保养品,也容易降低别人对自己能力的期望值,压力较轻;

坏处,在于对陌生人而言缺乏稳重感,容易被当成靠不住的菜鸟,尤其在职场上更凸其显。

如果外貌是一个选项,自己会更希望看起来成熟一些。

眼睛望得见的地方,叫视线,
望不见的地方,叫视野;

脸上看得出来的表情,叫气色,
看不出来的表情,叫气魄;

用尺子量得到大小的,叫胸围,
量不到大小的,叫胸襟。

勿纯以他人的表象做判断,再高大的表象,也望得见,看得出,量得到。

真正蕴涵着的力量,是望不见,看不出,量不到的。

话说,自己给大家的第一眼印象其实是几岁呢?

附注:照片取自《每天来点负能量》一书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6

花开之时不吵人


读到一则故事。

有一个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也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所以无论他有任何好的想法或者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的人,以得到别人的称赞。

有一天,师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仔细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

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父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是,他捧回这盆荷花,整整一个晚上都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察荷花,他看到了一朵朵荷花绽放的全部过程。

第二天一大早,他迫不及待地去见师父,手舞足蹈地向师傅描述他所观察到的荷花绽放的各种细节。

师父听完后,只问他一句:“花开的时候有吵到你了吗?”

小和尚听了,寂然无语,若有所悟。

故事完毕。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绽放,如故事里的荷花,或野地的百合。但这绽放,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是自然的表现,却不声张,不夸饰,不炫耀。

过于追求别人赞扬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出自内心的意愿,而是把关注转向他人的反应。他们呈现出什么的好,就四处宣传,喧哗不已,为了引人注目,得人赞赏,甚至是为了谋求私利。

他们的心思不放在绽放上面,却总担心“别人会怎样看我”,心灵与动机随时间经过逐渐扭曲成只敢高调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对自己的过错与不足只敢掩饰,不敢面对,最终演变成只能接受立场一致的人之赞美,无法接受立场不一的人之批评。

花开花枯之时,皆无扰人之意,亦能活出自己。

对于生命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不是外在装饰。


Tuesday, December 6, 2016

心痛十一月

昨天才有时间整理自己十一月份的财务记录,投资组合比起上个月下降了五位数,而且不是1字头开始,印象中为本身2016年中最大的单月跌幅。刚公布的业绩普遍欠佳加上大市不稳,此乃自然的结果 >_<

不禁想起网友近来和自己分享的,冷眼前辈在Kinokuniya交流会的视频,自己录制其中有趣的一小段出来,不过因容量的问题无法上载在此,可以通过面书专页看到这段视频. 里面聊到他所投资的某家公司股价从2元下跌到1.2~1.3时,他会心痛吗?他的回答是:“痛,当然痛,钱来的嘛。”,呵呵~

回到自己,投资组合一个月内下降了自己月薪的3-4倍,就算会感到心痛也是正常的,知道前辈的情绪和凡人一样,至少不会让我们因为会有此心痛感觉,而以为自己的心态已经偏离正轨而自咎。

虽然,这些年来,进入股场越久,就越会逐渐对股价涨伏感到麻木,毕竟涨跌本来就是股市的一部分,而股价长期而言,所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的营运状况,所以重点是,心痛以后,我们的对应方式是什么。

前辈所做的,是检视和再研究自己所做过的一切功课,只要认为公司的盈利去向和自己当初所判断的没有改变,就继续持有,反之则卖出。

而注重股息的自己,也尝试运用类似的对应方式,即使盈利一时在合理范围内下降,但派息还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在不影响自己被动收入的前提下,个人会选择继续持有,反之则卖出。

我们可以心痛,可以害怕,但要怕的,不是单纯的股价下跌,而是股份素质的长期变烂。

有人说是时候保留现金,有人说是进场时机,有人说大马不宜久留,也有人说不动如山。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有对的可能性,而能为结果揭盅的,不是我,不是你,也不是市场上的所有杂音,只有时间能告知。

我们永远不懂说出一番话的人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多久,会不会在下一刻改变主意,对方也没有义务随时向我们报告,固此,为了别人的投资决策,而担心自己的财务处境,是没多大意义的。

站在个人的角度,所看到的是,上个月自己只有一笔股息入账,但十二月则会有六笔股息相续流入,而总额足以应付自己所需,这样,即使有组合价值下降所带来的一时心痛,但被动现金流没有受影响的情况下,就不会轻易动摇。

自己的投资法,就这么简单。

 

Monday, December 5, 2016

语言与投资


前几天读者询问, 如果英语能力很差的话,有什么办法克服,以便可以分析以及了解财务年报,通告或其它.

这问题严格而言已经偏离了投资理财的范畴, 而是关于语言能力的学习, 而答案, 就如同别人问你该如何增进自己的中文语言能力时,你所会给予的答复.

可以参考去年自己二月时写过的一篇<英文与投资>

昨天也刚好在面书看到这视频, 可以为你打打气, 尤其是结尾时的一段话.
 
 

也摘录冷眼前辈文章的部分段落供参考:

 

40年前,有关投资理论的书刊,几乎清一色是英文本,我所阅读的投资典籍,除了几本台湾出版的《投资学》之外,都是西方出版的英文书。

 

如今中国股市崛起,有关股票投资的中文书,汗牛充栋,而几乎所有的重要投资典籍,都有中文译本,对于英文阅读能力较弱的人来说,是方便得多了。

 

可惜公司年报,几乎都还是英文本,40年来无多大改变,只是内容方面更详尽而已。

 

职场新鲜人,要研究股票,比40年前是方便得多了。如果你们对股票还是认识不够,那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不能够归咎于别人,更不能归咎于资讯不足。

 

职场新鲜人,要想在股市赚钱,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多阅读投资典籍,第二步就是要研究个别上市公司——越深入越有利。

 

股市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才有可能有一分的收获,如果你想在股市投机取巧,要快捷致富的话,我劝你最好不要踏入股市,因为股市将成为你的坟墓。

 

比起40年前我开始研究股票的年代,你们是占更大优势,你们是幸福得多了,如果你们在这方面没有成就,见识不足,只能怪自己没有兴趣,信心不足或意志不够坚定 。那就只能怪自己,怪不了别人了。

 

资料俱足,只欠用功!

 

以一个英文不太好的熊的个人见解,多看多读多写,不懂的就查翻译,和年报相关的常见专业用语就请教身边有会计背景的朋友,然后把其意义记录下来.幸运的是,你真的不需要练到英文十段也可以在投资世界生存,就好像即使我们中文还不错,也肯定会遇到一些全篇的每个单词都认识,但还是不懂内容的文章,仿佛在看文言文一样,真的复杂到你无法了解的公司,就避开.
 
简单而言,就是将勤补挫,学习语言和投资一样没有捷径,你愿意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加油!

 

 

Sunday, December 4, 2016

被动收入转化率

圣诞铃声四处响起,提醒着我们年尾的到来,也是打工族期待下一年加薪通告的热季。

个人认为,被动收入的增长可以做到比打工薪水的提升来得快,因为我们对被动收入的决策权很大部分在于自己;而薪资会增加与否的控制权则很大部分在于老板,即使我们在职场里表现出上佳的工作能力,也未必时常得到自己预期中的对待。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工资就常年止步不前,即使幅度不大,薪水其实也有提升的时候。

薪资提升本质上是一件好事,但大多数的打工族会在薪水提升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己对这份主动收入的依赖性,变成一位越来越害怕失去工作的人,而不自觉的努力加没有OT claim的班,牺牲和家人朋友共处的时间赶工,把自己的生命,时间和命运都交于老板手中等。

卖力工作不是不好,从别人身上收取薪水,就应该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但如果我们把目光狭窄化到只注重工作收入,忽视被动收入的培育和重要性,那财务自主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

今天你回到公司时,不妨观察公司里职位比你高,对公司忠心耿耿了多年的老臣子,如果你打算安分守己的在这公司一直做到退休,那他们多少就是你未来的反映,如果那是你追求的生活,那就没问题,如果不是,那就有必要检讨和思考你目前的收入结构,做不一样的事情,才能寻求不一样的结果。

前几篇文章提过,财务自主是一个把主动收入转化为被动收入的过程。

当我们有能力以钱赚钱的方式,去获取人赚钱所能得到的收入,并可以满足到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就可谓财务自主。

我们也不时可以听到一些理财专家提出,一个人退休时应该要确认自己的退休金至少能生产相等于退休前50~60%的薪资收入才够用,当然,个人觉得这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财务体质不同,对生活的要求也不一,50~60%只是一个参考点。

但从被动收入占据主动收入的比例,来判断我们对主动收入的依赖程度,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着眼角度,自己将这比率称为“被动收入转化率”。

例如:

当你的年薪是RM30,000时,被动收入一年RM1,500,被动收入转化率就是5%。

当年薪提升到RM42,000时,年度被动收入增加到RM3,000,转化率就是7%

这例子显示你没有因薪水提升而更依赖它,是一个可喜的表现。

再以本身过往的实际股息收入验证,会是如下(只是大概的数据,因为大家都知道水星熊的股息收入,写确实数据会暴露自己的薪水)

2009/2010年~不到0.5%
2011~1%+
2012~5%+
2013~10%+
2014~15%+
2015~20%+
2016~35%+

目前的35%,换言之,每当自己通过工作获取1,000元收入时,本身也能通过被动收入生产另外的350元收入。而逐年提升的比率,也证明被动收入的增加快过主动收入,自己在慢慢减少着对工作收入的依赖。

今天的你,有尝试过从这角度去理解自己的财务实力吗?还是依然只是每年在坐等老板发出的信件,期望高薪就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话说,大马今年行情仿佛不太好?本身不在大马生活所以或许会有不贴切的感受。觉得自己无薪可加的人请举手;在当老板的人请举脚;已经财务自主不在乎薪水起落的贱人请把脸伸过来让水星熊赏你两记熊掌,请别生气,因为这种“贱人”自己也想当  :p



Friday, December 2, 2016

静思己过

这篇是综合了前人和自己亏钱无数的经历后,所领悟出的,无法透过投资赚钱之九大理由,为精华中的精华,请好好铭记于心:

~买得过早
~买得过迟
~卖得过早
~卖得过迟
~现金过少
~现金过多
~懂得过少
~懂得过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第九个理由,当当当当。。。。

~听水星熊讲废话过多

 (乌鸦飞过。。。。)

实际上,上述的玩笑当中还是有认真隐喻着的道理,此乃“过”这一字也。

想要买卖,保留现金,懂得知识,都没有问题,只要凡事皆不过度即可。

我们不需要把每项买卖交易的目标都设在最低/高价亦可赚钱。

我们不需要在任何的时机都拥有完美的现金资产比例才可赚钱。

我们不能一无所知,但也不需要学懂所有投资相关知识才有资格赚钱,懂得过少为愚昧;懂得过多亦能被聪明自误。

即使是像阅读,运动,节俭等良好的活动和习惯,过火和过份了就不能被喻为好事。

没有不犯错的投资,
没有最完美的策略。

以中庸之道处世
以逍遥之道处心
 

Thursday, December 1, 2016

以未来坚持当下

昨天的文章发表后, 有读者在部落格留言问道, 自己是如何熬过2008-2011年这段为时不短的股息低潮期”?

刚开始投资那段时期, 看到自己也会同情自己的可怜被动收入时, 每当提到其成效时确实让人无奈, 但自己当时其实也并没有烦恼太多, 除了考虑到年纪尚轻, 四肢健全的自己还输得起, 本身也会在每次动摇时, 看回自己最初为将来订下的财务目标,来提醒自己其实没有偏离目标很多, 以此来振奋自己.

在开始投资之前, 自己有参考过雷门兄的”30年财务大计”, 做出了属于自己的30年财务目标计划,  虽然听起来仿佛是很浩大的工程,其实也是简单用Excel算出来而已, 大概如下的感觉:

岁数  财政年份  年数  储蓄额 累积资产   目标回酬(股息+资本利得12%)  目标资产                                       

 26        Aug’08      1        12,000    12,000                        1,440                             13,440        

27         Aug’09      2        12,000   25,440                        3,053                              28,493

28         Aug’10      3        12,000   40,493                        4,859                              45,352

……….. (以此类推直到55/30年数)

年度储蓄额只是一个范例(每月投入一千元), 实际进行时会随着薪资增长而提升储蓄额, 加快达到目标的速度, 12%回酬也只是个人目标, 实际上可能会更高或更低.

编排的时候, 感觉30年仿佛很漫长, 但这主要是让自己有个导引的方向, 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 本身慢吞吞地走了9, 也可以在不自觉间来到原本需要20多年才能达到的程度.

没有目标的盲目投资, 盲目储蓄, 犹如驾车却不懂目的地, 是无法为自己带来实在感的, 即使你有在 拼命存钱, 拼命存股, 审视自己的回酬率,审视自己的股息收入, 但如果你不知道前路还有多远, 自己有否根据应有的进度在向前迈进, 不明白当下的你处于什么状况, 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财务大蓝图的计划, 自然就容易感到不安和迷失, 因为你对自己的未来, 毫无可视度可言.

所以,首要的是,在投资前,先搞清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好比进健身房也不是随意的这做一点,那做一些,就期望能够拥有完美的身段, 那里该瘦,那里需要增加肌肉,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才可以对症下药.

回到读者的问题, 前期时股息收入低落, 自己确实会比较依赖人赚钱的能力,把投资方面不足的部分通过储蓄来加以补足, 以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资产额,让自己跟上计划维持动力,  到了中后期, 当雪球越滚越大时, 就会发现储蓄已经失去了初期的威力, 毕竟储蓄是加法”,而投资是乘法”,

1+2+2+2+……. 的威力长期而言总比不上1x2x2x2x…...

有发现吗? 一开始时加法还比较强 (例如:1+2=31x2只有2, 或者 1+2+2=51x2x2只有4),但这也仅限于一开始的情况, 长期下去,”乘法的效益始终不是加法所能比拟的,所以,初期固然可以依靠储蓄,但学习投资对有意达到财务自主的人是绝对必要的.

不过, 我们也要小心中途遇上0的状况, 就风险而言, 加法遇上0不会让我们有所损失,但乘法只要遇上一次的0,就可以把之前累积的数字也瞬间变0化为乌有, 当然, 这只是不懂得风险管制和胡乱跟风投资的人才可能面对的后果.

简言之, 以本身所订下和见到的未来步伐, 来为当下的自己注入坚持的动力.

财务自主路漫漫长, 中途有动摇, 有迷失,有自我怀疑的时候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如同投资股票, 当一个人徘徊在卖出与否的十字路口时, 自己最常给的建议就是要他们回归初衷 ,问问自己当初买入的理由是什么?而这理由是否已经不复存在?由此来决定去向.

理财之路也能如此, 有所不安时,请回归自己当初设下的计划, 看看自己是否有随着原先订下的道路行走, 有的话, 即使股息收入暂不如你所意,也可放心, 有需要时调整策略即是.

另外, 想谢谢至今仍然会在部落格留言的读者, 自己为了维持写作的时间,已经鲜少会回复部落格里的留言,以前就是因为用来回复留言的时间比写稿长得多, 逐渐对写作失去动力, 改变了方法后, 写作耐力增加了很多,但本身每则留言都会看,偶尔也能像今天一样从中得到一些题材的灵感, 所以对在部落格留言的人还是很感恩的.

2016年已经来到最后的一个月, 是订下来年计划的好时机, 不妨拿出一张纸和笔, 想想一年后的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再从中编排当中的细节.

让未来的蓝图, 来为当下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