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時朋友提起兩年前的4月尾水星熊最後一次離職,自己才意識到剛好退休兩週年了,時間真的轉眼即逝呀。
已忘了在退休前夕,有多少職場前輩對水星熊說過:「退休生活很無聊的,不到一年就想離開無所事事的生活了重投工作懷抱了。」
然而,水星熊這兩年以來十分享受不必工作的日子,也從未萌生出重回職場的念頭,甚至覺得自己很難再回到以前打工族的生活步調。
水星熊不是説前輩的意見有錯,而是每個人對生活的體驗都不一樣,別人覺得無聊是真的,水星熊覺得充實也是真的,意見終究是主觀的,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懂合適與否。
本月初在KLCC的海外書市遇到的其中一位讀者説道:“在我讀過的投資理財博客&書籍中,我覺得你的方法是比較踏實可行的,所以謝謝你的分享。但我也覺得時代不同,要複製你的方法難度不低,多數人都很難成為第二個水星熊。”
水星熊很感激他的回饋,讓水星熊知道讀者對自己文字的想法和困惱。自己回到家後也不禁心想:“為何要執意成為第二個水星熊?”
水星熊不時分享股息薪水和投資理念,原意並非希望出現第二個複製的水星熊,而是因為自己刚開始投資時,在網上也是看到了口木兄和一些博客分享的「出糧記」和股息記錄,受到他們文字與股息薪水的鼓舞,所以在股息路上小有所成後,也想通過同樣的方式回饋給有共鳴的有緣人。
一路走來,水星熊從未參加任何付費的課程與群組,都是透過讀書與網路前輩的分享,配以自己會計的本職知識,自己慢慢摸索出一套合適自己個性的方法。水星熊貪婪地吸收別人的文字時,卻從未有過「成為第二個冷眼/巴菲特/某前輩」的念頭,因為自己是自己,別人成功的方法吸收適合自己的可取之處就夠了。比如「提昇主動收入」可謂是前中期的必經之路,部分前輩通過創業做生意、兼職或成為斜杠青年來達成,但當時想看廣闊世界的水星熊就選擇了出國打工,雖然和前輩們的方法不同,但異曲同工,終究還是一樣需要提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增加投入股市的資金。而來到中後期、主動收入已經跟不上、必須仰賴投資能力來滾大投資組合時,標準更是不一,前輩選了跟上大環境趨勢的A股但熊大卻對管理層更可靠的B股情有獨鍾;前輩需要6%股息率才能滿足但水星熊卻願意犧牲少許股息率來換取更高成長率的可能。理念一致并不意味著方法和選股就得一模一樣。
水星熊深明股息法易學難精,比起技術層面,對心態的要求更重要,自己也更喜歡聼故事的方式,所以自己的發表多數通過小故事以及被動薪水的分享來陪伴大家繼續走下去,至於如何解讀內容就不是熊大所能控制,而是讀者各自的獨立思考了。適合你、給到你持續下去的力量的話水星熊無疑會很高興;覺得水星熊太囉嗦、千篇一律的話,也感激你的路過并祝福你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走出財務自主路,「千篇一律」對水星熊而言從來都是一種讚美,因為它反證了水星熊一路以來都沒有忘了初衷,還是當初的那隻熊。
雖然談不上是學霸,但水星熊算是學術成績不錯的人,所以更加有感,感恩尚在職場打拼時的自己沒被教育的制度折斷了翅膀,而是靠雙手,開疆拓土屬於自己的國度。
成長的路途,會有太多否定的聲音,即使已經習慣被看不起,但每次入耳依然會走心。有的人會因此放棄自己的信念與熱愛,做個所謂「正常的人」,磨平鋒芒,不鶴立雞群,踏著前人合理的腳印前進,將人生過成不讓誰失望卻又極其普通的樣子。
只是,人生不是照本宣科的課本,而是創意無限的小說,就算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內容,不代表你的天馬行空就是謬誤。雖然這可能伴隨著風險,但沒有條路是毫無危險的,至少就算你碰傷了,也都是心甘情願的。
如果只是閒言閒語,那就儘管當作耳邊風吧,可若是善意的建議,在適度的琢磨消化後,相信你會得到具有啟發的結論。只要記得,若你有異于常人的骨骼,就不一定要穿上相同尺寸的制服;你有別人無法理解的熱情與天賦,就用不著非得要和誰相提並論。
水星熊的大姐是張國榮的死忠粉絲,水星熊雖然不是他的歌迷,但很喜歡張國榮的一句歌詞:「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既然沒有傷害到誰,那特別就不是原罪,不用和誰一樣,就做自己的榜樣。
退休前、沒有粉絲的時候,水星熊穿短褲拖鞋出門。現在退休後、粉絲數十千,水星熊還是喜歡穿短褲拖鞋出門。
做自己,就好,不要演,也不必成為第二個誰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