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時間追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本很棒的書,以一名家庭教師的角度寫出九個不同家庭的真實故事,特別推薦給有小孩或從事教育相關工作的人。
然而,如果你目前心情鬱悶想轉換心情,或是一位偏愛看喜劇收場的人,這或許並不是一本適合你讀的書,因為九篇故事中,絕大多數都沒有符合普羅大眾對“好”結局的定義,沒有大家樂見的教育神話,甚至可以說幾乎都是偏向悲劇或無解的結局。
當中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是《怪獸都聚在一起了》,從孩子、家長以及學校正課老師三個不同的身份角度去看待同一個時段的事情,感受變化是如此之大,所以印象很深刻。從少年的角度去聼故事時,覺得家長很邪惡;從家長口中聼到同一個故事時,覺得或許是學校缺乏責任感的緣故;從學校老師的角度第三次聼到同一個故事時,覺得原來家長和小孩都是惡魔,也才對事情的全貌有了理解。
水星熊想,如果養育者非常喜歡悲情綁架,總是把“我都是為了你”,“我為你放棄了那麼多”,“你要是不聽我的,就是沒有良心”等等的話掛在嘴邊,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把愛看作是一種負擔,然後產生對愛的抗拒感。他們不僅不會主動追求愛,甚至在被愛的時候,也因為戀愛自帶的磨合和負累打起退堂鼓。
個人其實很贊同書中提到的:有些人就是不適合走入婚姻,或者為人父母。猶如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股票投資。
小孩不是滿足家長慾望與想像的容器。
真正打擊到小孩的,是成績本身?還是家長們看待小孩成績的評價與目光?
社會上每多一道聲音鼓勵父母教養出完美小孩,就有一對父母可能走上壓迫自己小孩的道路;每多一則新聞把小孩的成敗完全歸於父母的好壞,同時也可能誕生一個以極端方式控管子女的家長。我們常言,小孩是獨立的個體,反過來,父母可以説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嗎?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社會把“親”與“子”綁得太緊了?在“怪獸家長”這個面具的背後,其實也不過是站著一個膽怯的、害怕犯錯、深怕自己不符合社會規範的人。
在事情還沒有去到無可挽救的地步前,不妨自省,把小孩帶到這世上來的初衷是什麼?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