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5, 2022

有求必應

 


她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見不到一次。


小學三年級,父母買了房子安頓下來,才把她接到身邊。當母親第一次拉她手的時候,她全身都不自在,像被靜電刺痛一般。生活一段時間後,那靜電卻一直在。


然後她漸漸發現,父母對她有求必應。


四年級時,她是班上第一個擁有平板電腦的人。用了半年,她又想要個手機。她真的只開了一次口——心情是惴惴不安的,但手機第二天就來了。此後,她又發現,無論她怎麼玩遊戲,父母都不會説什麼。到了初中、高中,她要的東西越來越多,無論是多麼無理荒唐的——比如有段時間她只因聽了某首歌就想買個二胡來玩玩;她只因要跟上風潮而想報個舞蹈班;她癡迷於遊戲而想買遊戲皮膚...任何東西,她只要開口,父母全都二話不說答應。


同學們都羡慕她有有求必應的父母,但她并不快樂。其實她也希望父母能嚴厲、堅定地拒絕自己,像其他同學的家長一樣管教自己。


有時候很難受,她會更加放肆地要一堆東西,而當父母真給她買回來,她又想失聲大叫:“拿走,我要的不是這些!”


怎麼說呢?有些傷的彌合需要時間,即使是看不見的傷。有些隔膜的打破需要契機,即使是父母和子女。


她也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旁觀者不難明白,這一方面出於想要證明愛與被愛的急切,而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內疚。


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一些父母不得不去遠方謀生。當下與未來相衝突,要給孩子更好的明天,可能就得犧牲此刻能給孩子的陪伴。


這樣的內疚,讓他們竭盡全力補償孩子,這種補償時常會過火,讓他們忘記了教育和愛應該并重,他們小心翼翼不想讓孩子受任何傷,想用物質和實際行動表達愛意。


而有些事孩子表面上忘了,卻可能烙進了她的潛意識。在孩子幼時,或許體驗了太多次的“被拒絕”,比如當孩子哇哇大哭希望父母留下來,他們頭也沒回;當孩子在黑夜被噩夢驚醒,身邊卻空無一人。所以長大後,孩子潛意識會嘗試借用“永不被拒絕”來破解這“詛咒”。所以,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索取,多半索取的不是物質本身,而是愛。


雙方的心結都同樣痛楚,但卡在這裡不能解開,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孩子越不被拒絕,越知道這裡面只是家長的補償心理,和自己想要的“愛”相去甚遠;家長給予越多,越懷疑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孩子的愛,孩子只是把他們當提款機。


做父母的,不要因愧疚感而一眛的盲目以物質補償,不敢再拒絕。主動去嘗試瞭解孩子要求背後的真正需要,再扮演好作為父母應有的真正角色。不要把你們的有求必應,變成了孩子的欲哭無淚。


年輕的兒女,也可以試試主動地去愛父母,以打開他們的心結。試試想像一下父母多年奔忙、千里風霜的不容易,說一句:你們幸苦了;若真的不擅言辭,媽媽的手因為勞作而粗糙,給她買一支手霜吧;爸爸積攢了一担子的疲累,給他簡單按摩一下。


要知道,一個有能力給予愛的人,就會理解自己其實不是苦海孤灘。能大大方方表達自己的感激,也能半開玩笑說出自己的心傷。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