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0, 2023

向他人借鑒



昨晚整理房間時找到以前打印出來冷眼的文章,溫故知新,不忘初心 🐻


年輕的時候經歷少,對生活多憑想像。好些要緊的道理,要到人生的中後期,親身經歷過了才會明白,但有些事情也晚了。


不過時光並非是通向道理的唯一途徑,如果對道理有學習的興趣,對他人的經歷有借鑒的誠意,那就能儘量早一點兒明白。


所以感恩冷眼、周志強、鄉下佬、火樹銀花、口木兄等人的文字分享,讓自己少走很多冤枉路。


好學的人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知道,而無知的人總覺得別人什麼都不知道。永遠不停止學習,你就不會停止成長。


水星熊知道,無論是冷眼前輩還是自己的投資故事都不驚心動魄、不波濤洶湧、不跌宕起伏,沒有一部電影那麼精彩激烈。但這是一個普通打工族,一點一點奮鬥的青春。


這種努力,叫平靜的努力,而平靜的努力,卻能換來不起眼的財務自主。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Wednesday, March 22, 2023

媽媽的身份

 



有點儿殘忍地説,過於沉醉於“媽媽”這個身份,並不健康。“媽媽”這個身份,雖然表面上是永久的,實際上是暫時的。


也就是説,成熟的親子關係一定是以分離為目標的,最終是要培養出一個獨立、自由、自主的生命。孩子也渴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小時候媽媽犧牲自己為孩子,長大之後不願意放手,捆綁在一起,結果是沒有一個人快樂。


如果希冀孩子幸福,媽媽也不該成為幸福的例外。不單是當媽媽的幸福,還包括當妻子的幸福,當朋友的幸福。


要懂得放手,也要記得,你是某人的父母,你也是某人的子女,每一個身份的幸福,都應該去守護。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Tuesday, March 21, 2023

貝勃定律的知足常樂心態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個人雙手各舉著3kg的重物,這時在其左手上加100g的重物時,他並不會覺得兩者有多大差別,直到左手重物再加600g時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雙手都舉著10kg重的物體,那麼,只有在他的左手加上超過1kg的重物時,他才會明顯感到兩邊重量不一樣。 也就是說,原來的砝碼越重,之後就必須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覺到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貝勃定律

貝勃定律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學現象,即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他對這類刺激的免疫能力會大大提升——就心理感受而言,第一次的大刺激會讓第二次的小刺激變得微不足道。 比如,原本1塊錢的東西突然變成了10塊錢,我們肯定會感到無法接受可原本1萬塊的電腦漲了100塊,我們不會有太大反應。

從“貝勃定律”中我們可以推論出一個鐵律——幸福遞減。 簡單地說就是得到的越多,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少 同樣是一個麵包,帶給一個饑腸轆轆的窮人和一個飽食終日的富豪的幸福感是截然不同的——並不是因為他們得到的幸福總量不一樣,而是兩者對一個麵包的幸福感受能力不一樣。

正如“貝勃定律”所闡釋的,當人處於較差的狀態下,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會讓他興奮不已而當所處的環境漸漸變得優越時,人的要求、慾望等就會隨之提升,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感覺不到幸福,可能幸福依然在周圍,只是內心失去了對它的感受力。

法國有一個寓言故事:一位國王帶領軍隊去打仗,結果全軍覆沒。 為了躲避追兵,他與部下走散了,在山溝里藏了兩天兩夜,其間粒米未食、滴水未進。 後來,他遇到一位砍柴的老人,老人見他可憐,就送給他一個用粗糧和乾菜做的菜團子。 饑餓難耐的國王狼吞虎嚥地把菜團子吃掉了,當時他覺得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東西。 於是,他問老人,如此美味的食物叫什麼,老人說叫饑餓

後來,國王回到王宮,下令廚師按他的描述做“饑餓”,可是怎麼做也沒有原來的味道。 為此,他派人千方百計找來那個會做“饑餓”的老人。 誰料,當老人給他帶來一籃菜團子時,他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初的那種美味。

真正讓國王感受到幸福的不是菜團子,而是他的“饑餓感”。 饑餓時,即使是剩菜餿飯也吃得津津有味酒足飯飽時,縱使是山珍海味也難以下嚥。 這就是貝勃定律為我們揭示的真理。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說:如果你不能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那麼,縱使讓你擁有全世界,你也不會幸福。 ”

曾經有人做過幸福調查,對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進行詢問:“你覺得自己過得幸福嗎?”在受訪人群中,有80%的人覺得自己不幸福,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抱怨、不滿和牢騷。

難道真的有這麼多的人過得不幸福嗎? 說到底,其實是很多人漸漸喪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在滿足自己一個接一個的慾望的過程中走得太匆忙了,以至於忘了感知過程的美好與艱辛——沒有了感知又怎麼會幸福?

幸福不是實體,而是一種感受,能獲得多少幸福,只取決於我們對幸福的敏感度。 知足者常樂,時刻提醒自己:只要懂得用心去感受,幸福就一定在我們身邊。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Thursday, March 16, 2023

晚婚的高木直子



用高木直子的書伴飯相當對味。

看著48歲的她,從《一個人xxx》的系列,來到40歲時身邊多了一個人,再到42歲時變成一家三口,為她開心。

40歲時去世大家會説,可惜了,這麼年輕;
40歲還單身大家會説,你已經不小了。

不幸福不是因為晚婚,而是因為湊合。

水星熊看過認識幾個月就走到最後的情侶,也看過長跑好幾年最後分手的情侶。曾經的海誓山盟,卻成為離開後最刺耳的回音。

也許你現在不願相信那些平淡的道理,但願你可以在轉了一圈後,即使遍體鱗傷,也可以有幸找到正確的那個人,好好牽他的手。

伸出手需要一瞬間,要牽牢卻需要一輩子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Wednesday, March 15, 2023

別把時間花在擔心



看到一個帖子:“煩著該不該去讀專科研究生,一想到自己若去讀了,畢業時大概都已經25歲高齡了,總擔心自己在那麼高的年紀才畢業,會沒有競爭力,還有點兒擔心自己會嫁不出去,現在為了這個煩到什麼事都不想做。”

帖主之前也陸陸續續寫了不少類似內容的帖子。

水星熊不禁心想:你如果不讀,25歲時,就一定有競爭力嗎?如果不讀,25歲時,就一定能嫁得如意郎君嗎?

想說的是:年齡,永遠不是你最大的焦慮,更不是你選擇不努力的理由。

不要讓年齡限制了你前進的腳步,年齡大不能成為你放棄自由、追逐夢想的理由。

作為一個女孩子,擔心自己的年齡太大,因而沒有競爭力,有錯嗎?沒錯。畢竟“年輕真好”是大家都會有的想法。

但年齡不是你最大的隱憂,你是否優秀、是否努力、是否有學識涵養、是否渾身都散發著青春活力,這才是你更應該關注的。

有的人不缺錢,但依然努力工作;有的人身材特別棒,但依然堅持鍛煉;有的人漂亮帥氣,但依然努力學習、內外兼修......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也讀到帖子的回應說:「我還是擔心,畢業時,會不會因為25歲或更大的年齡還沒有任何經驗而找不到好工作啊?

這種擔心,就正如一個單身者,擔心自己將來有了情人,對方會對自己不好。有用嗎?

你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前提是你得先考上;你要是擔心情人對你不好,你得先有個情人。

何況,決定你將來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一定不是你的年齡,而是你的能力。

當你越來越有魅力時,自然有人關注你;當你越來越能幹時,自然有人欣賞你;當你足夠厲害時,不是你找工作,而是你選工作,甚至工作找你。

當你還在想著一些有的沒的,其他人可能已經背了50個單詞、讀了半本書、學到了一個技能;你和別人的差距,不是年齡,而是行動。

當你不夠努力時,雞毛蒜皮的破事都成了煩惱。

人生的路,如果看不清未來,就要選擇走好當下的每一步。

水星熊跟大家一樣,有時會迷茫,但水星熊經常告訴自己去做事,做事是治癒迷茫的良藥,自己可以在做事中思考,在做事中進步。

無論你身處什麼年齡段,有事做,努力把該做的事做好,你的煩惱會少很多。做好了該做的,才有資格做想做的。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Monday, March 6, 2023

心碎博物館

 


心碎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位於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市市中心,有人把它的名字翻譯成了失戀博物館,相比之下,水星熊更喜歡前者。2006年,克羅地亞的一對藝術家情侶分手之後,選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紀念他們的這段戀情——他們發起了一個展覽,展示那些戀舊的人不忍丟棄的東西,心碎博物館由此誕生。後來,這個展覽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自發捐贈,把各種曾令他們心碎的物件留在了這裡。


水星熊覺得叫它“失戀博物館 ”不合適,因為這裡的展品並不局限於男女之間的愛情,還關乎父母、子女、朋友間的茫然散失和匆匆告別。曾經許諾的天長地久,曾經以為的日影漫長,卻在忽然邁進某一扇門后,再也見不到了。


大到自行車、跳傘服、一整扇門,小到麵包機、布偶和半張沒寫完的便箋紙;甚至還有被車碾過、斧頭砍過、步槍射過、大火燒過的父親再婚的婚禮錄像帶,以及一整束留了很多年的長髮。這些奇怪的物件曾是很多人數年裡最珍貴的寶物,也可能是曾經卡在喉間的一根刺,又或者是藏在鞋底的細沙。但現在一切都不重要了,人們不再需要它們了。它們被留在了這裡,展示給更多的目光和閃光燈。


獻給每一個曾經看見愛的火花如曇花一現又轉身即逝的人。在與博物館同名的書籍扉頁上,博物館的創辦者——這對昔日的戀人這樣詮釋自己創辦博物館的初衷。


他們曾經心碎過,如今傷口彌合,真實的人間故事卻如退潮的海水,在沙灘上留下了自己曾經存在過的證明。而那些展品,也早已躍出了個人的悲喜,成功觸動更多人的心神。說到底,人類的情感其實都是相通的,每個人都曾在心裡或多或少地走過一段相似的長路。想清楚這一點,人們便也不必過分顧影自憐,其實我們並不特殊,也並不孤獨。或許,這也正是心碎博物館存在的意義吧。


每一個物件旁邊都附有長長的故事,而這些長長的故事,最終組成了許許多多人漫長的一生。只是參觀到最後,你可能會發現,最刺痛你的並不是那一身從未被試穿過的嶄新的婚紗,也不是那部因為再也不想接到對方的電話而被送出去的手機,而是一條一直沒有被磨壞的假肢。我從戰場上回來,失去了一條腿。她幫我找到了這種做假肢的材料,只是我們的愛沒有這假肢持久。刻骨銘心的用力擁抱最終敗給了保持距離的禮貌客套。


整座博物館分為“前路崎嶇”,“切膚之痛”,“舊夢出土”,“塵封待起”,“苦中帶甜”,“微笑離開”幾個部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用自己母語印製的導覽冊——畢竟只有讀懂了故事,才能讀懂人。這裏的門票也設計得很讓人心碎,兩折頁的門票合起來顯示的字樣是“forevermore(永遠地),打開卻是“nevermore(不再),用心得近乎殘忍。


心碎博物館里有很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但它講述的不是某一個人的故事,而是整個人間的悲喜劇。


著作網購鏈接(馬來西亞):《打工族股息路》

著作網購鏈接(新加坡):《打工族股息路》SG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 :大眾書局網購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