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18

股息的坏处


股息的好,已经在水星熊的笔下被写过了无数次,不过,我们都知道世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必赚投资法,今天就聊聊注重股息的坏处。

会想到这点,在于自己偶尔会翻翻已读过的书来温习或为自己打气,昨天很随心地翻阅冷眼前辈的《30年》修订版一书时,看到他在第260页提到的一席话:

“股票投资要成功,所买股票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有成长

2) 现金流量强劲

3) 股价合理

4) ROE

5) 有股息

但是,具备所有五个准则的股票可遇不可求,大部分的股票只具备其中的部分准则,那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先去掉哪一个?“

五个准则当中,前辈认为的取舍秩序,首先要去掉的,就是股息(其它准则的先后秩序排位请参考原作)

对股息派的投资者而言,这应该是一记闷棍。

首先,一般而言,有能力创造足够现金以应付高股息所需要的大量现金支出,这类型的企业在财务面也比较健全,对于稳健派的投资者而言,属于安全的选择。然而,高股息企业最令人有疑虑的就是企业每年把赚来的钱大部分让股东们以现金的方式拿走了,这是否也代表者经营团队已经很满足目前的经营状况,没有进一步扩大营运的计划呢?

其次,部分投资者眼中只看到今年配发的高股息,就忽视了其基本面,请搞清楚,今年所取得的股息其实是去年或前几季所赚进的,如果你要长期投资,要看的是未来是否仍能每年持续赚取现金,公司是否仍持续有竞争力,如果只被当下的高股息吸引而买入未来不被看好的公司,难保股息除权日后无法填补股价的调整,反而陪了大价差。

第三,股息的出处,理应源自于最原始的盈利,但部分公司却会透过借钱来派息,尝试向股东暂时掩盖现金不足的情况,捏造公司依然很美好的假象,研究不足者只看到眼前的丰厚股息,难免会被蒙蔽了双眼,等到后来发现公司其实已经变质时或许已经太迟。

第四,比起难以捉摸的股价和市场情绪,股息常被喻为稳定的被动收入,但最终而言,股息的派发与否以及数额多寡仍然取决于管理层的决定,既然决定权在人,也就一样会面对人心改变的风险,或许一个管理团队并没有市场那么多人综合起来的不可预测,但不能忘记这份被动收入的掌控权实际上仍旧在他人手中,不是我们自己。

第五,无论股息派想怎样否认,股息的回酬不如资本利得,始终是一个事实,可能有股息派的人会辩驳道:“短期股价增长或许比较高,长期股息才是赚最多的最终胜利者“,虽然本身也很想支持这种言论,不过,长期而言,其实更能看出当中的差异。相较一年5%的股息,股价的浮动要比它高出几倍是平常事,即使像水星熊这种从踏入股市的首日起,就以股息为目标的投资者,在这些年来,累积的股息收入固然接近300千,但,它还是不及本身在同样的时段所累积的资本利得的一半。虽然无奈,股息仍算是本大利小的一种回酬,要有效率地达到财务自主,就不能单一依赖来自于股息的回酬。

无论如何,虽然在冷眼眼中股息重要性比较低,但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就好像比较注重股息的人,不代表就不注重资本利得一样。只是对每个人而言,重视的程度有差而已。

个人觉得,他那段话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比起为了股息本身的数字而盲目死守,我们更应该着重的,是有能力稳定派发股息背后所带出的含义,亦能从中发掘到资本利得的机会,本身也相信,这才是股息派的真正理念。

即使写了股息法的坏话,自己依然还是会选择它,就好像自己遇过的一些老夫老妻,或者长期的同志伴侣一样,就算彼此口中不时会埋怨对方的一些缺点或坏习惯,不够热情,不够细心,不够体贴,但,两人依然能够相伴到老,水星熊亦能感受到他们斗嘴时的恩爱。

皆因,我们的成熟,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

眼中有物,满目皆可生香;心中有景,荒凉亦是繁华。


1 comment:

  1. 你好,因朋友推荐,而我也刚开始想真正踏入股市,想从股息收入开始。

    几个月下来,看了你很多篇文章。写的很客观,踏实,字里行间看得出你很稳重与豁达。

    股息投资路上,还要恨你多多学习。加油,保重!

    ReplyDelete